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自考资料
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

发布时间:2024-06-23

发布者: 创始人

浏览量:0

20234月中国古代文学史()自考真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5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断竹、续竹、飞土、逐尖”属于

A.寓言

B.神话

C.传说故事

D.原始歌谣

答案:D

2.出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是

A.女娲炼石补天

B.盘古开天辟地

C.后羿射日

D.鲧禹治水

答案:D

3。汉代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共计

A.25

B.29

C.33

D.58

答案:B

4.我国现存第一部国别史是

A.《春秋》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答案:C

5.“楚辞”一名最早出现在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东汉

答案:C

6.《九辩》一文的作者是

A.屈原

B.宋玉

C.唐勒

D.景差

答案:B

7。李斯《谏逐客书》的文风出自

A.孟子

B.庄子

C.纵横家

D.杂家

答案:C

8。刘向《战略策叙录》的特点是

A.引经据典

B.切实平要

C.文气盛壮

D.冷静沉稳

答案:C

9.东汉朱穆散文的特点是

A,文风华丽

B.言辞迫切

C.讽刺时俗浇薄

D.有骈俪化倾向

答案:C

10.《汉书》中人物描写的主要特点是

A.精细刻画

B.大笔勾勒

C.以独白刻画心理

D.运用环境烘托

答案:A

11.贾谊《早云赋》的创作特点是

A.抒情述志

B.写景状物

C.直抒胸臆

D.以文为赋

答案:A

12.班婕好《自悼赋》的艺术特点是

A.质朴无华

B.深刻细腻

C.繁难华丽

D.铺张扬厉

答案:B

13.班固的《两都赋》属于

A.纪行赋

B.咏物赋

C.骚体赋

D.大赋

答案:D

14.《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表现的是

A.思乡怀人

B.闺思愁怨

C.游宦的挫折

D.人生的失意

答案:A

15。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

A.曹植

B.王粲

C.曹操

D.刘桢

答案:C

16.正始时期,五言诗创作取得巨大成就的诗人是

A.嵇康

B.何晏

C.阮籍

D.应璩

答案:C

17。陆机、潘岳诗歌的艺术特点是

A.意蕴深沉

B.辞藻绮丽

C.意味醇厚

D.气韵沉雄

答案:B

18.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至

A.先秦时期

B.秦汉之交

C.汉末时期

D.建安时期

答案:A

19.陶渊明诗歌中“金刚怒目”式的诗句是

A.真想初在襟,谁谓行迹拘

B.此理将不胜,何为忽去兹

C.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答案:C

20.永明诗歌对于中国文学最重要的贡献是

A.重文学特质的发扬

B.重诗歌形式的探索

C.重个人情怀的抒发

D.创造清新的美的理想

答案:B

21.南朝民歌的内容大多表现的是

A.忧世之思

B.金戈铁马

C.男女之情

D.自然风光

答案:C

22,左思《白发》、王沉《释时》、鲁褒《钱神》均是

A.山水赋

B.咏物赋

C.感伤赋

D.刺世赋

答案:D

23.北朝文学中最具特色的文体是

A.诗歌

B.散文

C.

D.小说

答案:B

24.《世说新语》详于记述的内容是

A.士族遗闻轶事

B.宫廷制度

C.各地风俗习惯

D.怪异传说

答案:A

25.隋代无名氏《送别诗》的创作特点是

A.笔力苍劲

B.词气宏拔

C.音律和谐

D.辞清句丽

答案:C

26。张若虚所属的作家群体是

A.初唐四杰

B.文章四友

C.吴中四士

D.大历十才子

答案:C

27.王维诗《辛夷坞》表现的是

A.孤独之感

B.寂寞之思

C.惆怅之情

D.空静之美

答案:D

28,白居易诗分为四类,其中《琵琶行》属于

A.闲适诗

B.感伤诗

C.杂律诗

D.讽谕诗

答案:B

29.刘禹锡咏史诗的创作特点是

A.思想深刻

B.用典深僻

C.清新自然

D.雅丽精工

答案:A

30。罗隐的《英雄之言》属于

A.骈体文

B.小品文

C.变文

D.俗讲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出自屈原《九歌》的作品有

A.《思美人》

B.《湘夫人》

C.《大司命》

D.《少司命》

E.《东皇太一》

答案:BCDE

32,汉代乐府民歌的题材内容有

A.讽刺达官显贵

B.反映人民对战争的厌倦

C.歌颂爱情婚姻

D.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

E.表达人生哲理

答案:ABCDE

33.嵇康诗歌的艺术特色有

A.诗化之人生理想境界

B.清逸玄远之美

C.愤激批判之语

D.冲淡平和之意境

E.隽秀之语言

答案:ABCE

34.李商隐政治诗的思想内容有

A.关注民生

B.抨击宦官

C.感伤历史

D.批评朝政

E.表现党争

答案:ABCD

35,唐代传奇的创作特点主要有

A.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B.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C.语言华美,凝练传神

D.题材丰富多彩

E,有意为小说

答案: AB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左传》

答案:(1)《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等,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作者可能是战略初年或稍后熟知历史掌故的人。

(2)《左传》所记史实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它系统具体地记载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重大事件,真实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象。

(3)《左传》记事详细生动,“情韵并美,文采照耀”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特色的历史散文。

37.骈文

答案:(1)骈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文件,是和“古文”的不拘格式的形式相对立的一种文体,也叫“骈偶”或“四六等”,南北朝时期,文人大都生活在帝王贵族周围,所以他们的生活、思想都有很大的束缚。

(2)主要特点:讲究声韵和谐,多用对偶的句子,句式整齐,助长了文学形式技巧的发展。由于创作内容的贫乏,文人们大量用典,词藻华丽,用华丽纤巧的形式来掩盖空洞乏味的内容。

38.南唐词

答案:(1)南唐词是指以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冯延巳为代表的词派。南唐词特别是后主李煜的词,与花间词相比,境界有所扩大。

(2)李璟、冯延巳虽未脱女人、相思之类,但不像花间词那样脂粉气浓,有些清丽风味。

(3)李煜的词,前后有所不同,他前期的词多受“花间派”词风的影响,多写宫廷生活和男女恋情。他后期的词因失去了帝王的生活环境,而多哀思的倾吐,情调低沉,但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

39.沉郁顿挫

答案:(1)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

(2)沉郁,指其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指其感情的表达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晁错散文的创作特点。

答案:(1)晁错的政论散文切实中肯,质实朴厚,擅长分析,往往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对策。如《论贵粟疏》。

(2)晁错的史论散文与贾谊相似,也具有战略策士的纵横风气。如《上书言兵事。》

 41.简述《史记》“互见法”的文学表现功能。

答案:(1)互见法: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

(2)互见法的表现功能:使人物的主要经历完整,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展现人物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侧面的性格;使事件和人物均有血肉,完整活泼.

42。简述太康诗风的成因。

答案:(1)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65年代魏称帝,280年平吴,统一中国,改元太康。

(2)此时士人普遍求实逐利,抛弃了建安诗歌的梗概多气与正始诗歌的深邃哲思,转而向诗歌的形式技巧方面发展,形成了“缛旨星稠,繁文绮合”的太康诗风。

(3)代表作家是潘岳和陆机.

43.简述李白歌行体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案:(1)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比乐府高,但两者之间的界限不容易划清,一般将李白古诗中以歌、行、吟、谣为题的纵情长歌作为其个性的代表作。

(2)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如《玉壶吟》。

(3)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及其非凡的气魄和生命激情在他的歌行中全部展露出来,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结合具体作品,试述《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答案:(1)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表现方式,赋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比是比喻,兴就是起兴或发端。

(2)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直接叙事,如《豳风·七月》,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如《周南·苯莒》,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3)比,一般说就是比喻,一种是一首诗中多处比喻,如《卫风·硕人》,另一种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

(4)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用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就其与诗歌情思的关系来看,基本有相关和不相关两种情形,相关如《周南·关睢》、《周南·桃夭》,不相关如《唐风·山有枢》。

45试论韩愈各体古文的创作成就。

答案:(1)韩愈杂文中最可瞩目的是那些嘲讽现实,议论犀利的精悍短文,如《杂说》,形式活泼,不拘一格。

(2)赠序文借题发挥,熔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每篇各有所侧重,切中时弊,文笔变化摇曳,委婉多姿,如《送孟东野序》。

(3)历来为人称誉祭文的《祭十二郎文》,围绕家庭、身世和生活琐非,尽情抒写作者对亡侄的伤痛,缠绵悱恻,凄切无限。

(4)韩愈的碑志尤重细节描写,借一二琐事,即将传主的性格、心态巧妙地展现出来,如《柳子厚墓志铭》。

(5)《毛颖传》用传记体为毛颖立传,以戏谑滑稻的形式来讽刺现实。


武汉轻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