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3
发布者: 创始人
浏览量:0次
绝密★启用前
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课程代码00538)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夸父逐日”属于
A.创世神话
B.战争神话
C.自然灾害神话
D.传说故事
2.《诗经》中《芣莒》反映的是
A.民族历史
B.农业生产
C.爱情婚姻
D.政治时事
3.《诗经》中属于政治讽喻诗的作品是
A.《郑风·溱洧》
B.《邶风·新台》
C.《周南·关雎》
D.《王风·黍离》
4.《诗集传》“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是指《诗经》表现手法中的
A.赋
B.比
C.兴
D.风
5.今传《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颂是指
A.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B.各地不同的音乐
C.士大夫宴饮的音乐
D.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
6.以微言大义著称的史学著作是
A.《尚书》
B.《春秋》
C.《战国策》
D.《左氏春秋》
7.秦刻石文的主要形式为
A.句句为韵
B.二句为韵
C.三句为韵
D.四句为韵
8.散文家刘向生活的时代是
A.西汉初期
B.西汉中后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后期
9.王充散文的创作特点是
A.明白畅达
B.实而不华
C.模拟晦涩
D.行文简洁
10.贾谊《鹏鸟赋》的创作特点是
A.抒情言志
B.歌功颂德
C.铺排夸饰
D.语言华丽
11.扬雄的代表作是
A.《吊屈原赋》《鹏鸟赋》
B.《子虚赋》《上林赋》
C.《校猎赋》《长杨赋》
D.《洞箫赋》《甘泉赋》
12.张衡的《归田赋》属于
A.纪行赋
B.咏物赋
C.抒情小赋
D.散体大赋
13.班固的《咏史》诗属于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
14.汉代乐府民歌《陌上桑》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叙事描写
B.写景抒情
C.议论抒情
D.运用比兴
15.建安文人在有意为诗方面有质的飞跃的代表性诗人是
A.曹植
B.徐干
C.应玚
D.王粲
17.陆机诗歌的语言特点是
A.清新俊秀
B.浅近和畅
C.华丽排偶
D.自然平淡
18,陶渊明诗平淡自然之美的形成原因是
A.诗人不直接赞美田园生活
B.诗人多与农夫野老往还
C.诗人亲身参与耕作
D.诗人心境平和散淡
19.“竟陵八友”在文坛活跃的时期是
A.永明时期
B.元嘉时期
C.太康时期
D.永嘉时期
20.谢脁云“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表明其诗歌创作追求的是
A.感慨深沉之美
B.清新明丽之美
C.浅白明快之美
D.俊逸豪迈之美
21.与《木兰诗》一起被视为南北朝诗歌双璧的是
A.《敕勒川》
B.《陇上歌》
C.《西洲曲》
D.《琅琊王》
22.尤为值得注意的东晋时期赋作类型是
A.感伤赋
B.刺世赋
C.咏物赋
D.山水赋
23.鲍照《芜城赋》表现的情感主题是
A.兴废无常之感
B.故国乡关之思
C.身世遭际之悲
D.感念时弊之愤
24.“志怪”与“志人”小说的划分依照的是
A.小说观念的不同
B.创作起源的不同
C.作者阶层的不同
D.描写对象的不同
25.隋炀帝《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暮江平不动”的风格特点是
A.笔力苍劲
B.深雄雅健
C.朴实爽俊
D.清丽明快
26.张若虚所属的作家群体是
A.初唐四杰
B.文章四友
C.吴中四士
D.大历十才子
27.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属于
A.七言歌行
B.七言律诗
C.五言律诗
D.五言绝句
28.孟浩然诗《宿建德江》表现的是
A.田园生活
B.漫游生活
C.用世之志
D.弃世之情
29.李白入京后在朝担任的职务是
A.左拾遗
B.右补阙
C.入值文馆
D.供奉翰林
30.中国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是
A.《尊前集》
B.《花间集》
C.《金奁集》
D.《阳春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关于诸子散文,说法正确的有
A.《论语》属于语录体论集
B.《孟子》善于譬喻说理
C.《庄子》由《内篇》《外篇》构成D.《墨子》行文素朴质实
E.《韩非子》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寓言最多
32.《汉书》的文学价值是
A.人物刻画精细
B.语言典雅凝练,笔法谨产
C.行文富于变化,挥洒自如
D.和《史记》一样有深浓的情感
E.一些人物传记能传达人物的神貌和性格
33.蔡琰《悲愤诗》的艺术特点有
A.写亲身经历,感情真实
B.心理刻画细腻
C.注重细节描写
D.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E.具有史诗般的效果
34.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是
A.朦胧婉曲
B.沉郁顿挫
C.主题多义
D.兴寄深微
E.写实尚俗
35.古文运动中韩愈的理论主张有
A.文以明道
B.惟陈言之务去
C.不平则鸣
D.用事绵密
E.声律严整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逸周书》
37.宫体诗
38.元白诗派
39.唐传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司马迁的生平遭际与《史记》创作的关系。
41.简述司马相如《长门赋》的艺术特点。
42.简述建安时期辞赋创作的特点。
43.简述杜甫律诗的创作成就。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试论《离骚》的艺术特点。
45.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李白诗歌的意象特点和语言风格。
绝密★启用前
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05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C
2.B
3.B
4.C
5.A
6.B
7.C
8.B
9.A
10.A
11.C
12.C
13.B
14.A
15.A
16.B
17.C
18.D
19.A
20.B
21.C
22.D
23.A
24.D
25.D
26.C
27.C
28.B
29.D
3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BDE
32.ABE
33.ABCDE
34.ACD
35.ABC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1)本名《周书》。(1分)
(2)现存60篇,另有11篇存目。(1分)
(3)向来被视为《尚书》的余篇或逸篇。(1分)
37、(1)以写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1分)
(2)重声律、词采丽靡清艳。(1分)
(3)发端于齐梁之际,至萧纲及其周围文人时达到全盛。(1分)
38.(1)中唐时期出现的诗派。(1分)
(2)诗歌写实尚俗。(1分)
(3)代表作家是元稹、白居易。(1分)
39.(1)唐代文言小说。(1分)
(2)一般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华美。(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1)家世渊源的影响。出生史官世家,受家族浓厚的文化气氛的影响,立志著史。(2分)
(2)漫游各地,实地考察历史遗迹,(1分)
(3)李陵事件的影响,发愤著书。(2分)
41.(1)将陈皇后的遭际与作者的悲凉融为一体,共抒悲郁孤愤之情。(2分)
(2)抒情手法纯熟。情景交融。(3分)
42.(1)有一个自觉主动进行辞赋创作的作者群,并进行理论探讨。(2分)
(2)题材更为广泛。(1分)
(3)抒情性进一步加强。(1分)
(4)在艺术形式上讲求辞藻与形式工齐之美。(1分)
43、(1)五律七律兼擅,五律纯熟,运用自如,韵律精细,诗境浑成,富于变化。七律境界阔大,感慨深沉,极尽变化,工巧而能自然,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3分)
(2)以律诗写组诗,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七律组诗最为成功。(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3分)
(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3分)
(3)比兴手法的拓展。(3分)
(4)在结构上,围绕中心谋篇布局。前实后虚,使艺术境界层进层新,思想感情得到尽情挥酒。(2分)
(5)在形式和语言特色上,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语言丰富多姿,双声叠韵比比皆是,吸收方言入诗。(3分)
45、(1)颇多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5分)
(2)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5分)
(3)语言清新、明快、爽朗,不加雕饰。(4分)
武汉轻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