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3
发布者: 创始人
浏览量:0次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40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荷马史诗中描写部落战争的史诗是
A.《伊利昂纪》
B.《奥德修纪》
C.《埃涅阿斯纪》
D.《俄狄浦斯王》
2.标志着古希腊悲剧进入成熟阶段的诗人是
A.米南德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得斯
D.阿里斯托芬
3.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的代表作是
A.《诗学》
B.《理想国》
C.《诗艺》
D.《会饮篇》
4.中世纪法国英雄史诗《罗兰之歌》的主题是
A.集体主义
B.英雄主义
C.爱国主义
D.个人主义
5.“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是
A.英国诗人
B.西班牙诗人
C.法国诗人
D.意大利诗人
6.塑造桑丘·潘沙形象的作品是
A.《坎特伯雷故事集》
B.《堂吉诃德》
C.《十日谈》
D.《小癞子》
7.意大利“马里诺诗派”是
A.巴洛克文学
B.启蒙主义文学
C.感伤主义文学
D.浪漫主义文学
8.古典主义悲剧《熙德》的作者是
A.布瓦洛
B,拉辛
C.高乃依
D.弥尔顿
9.哲理小说《老实人》的作者是
A.卢梭
B.伏尔泰
C.龙沙
D.狄德罗
10.《草叶集》的作者惠特曼是
A.俄国作家
B.英国作家
C.德国作家
D.美国作家
11.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的主人公是
A.冉阿让
B.郭文
C.西穆尔登
D.欧那尼
12.《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作者是
A.普希金
B.茹科夫斯基
C.莱蒙托夫
D.屠格涅夫
13.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产生的时间是
A.18世纪5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19世纪5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14.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长篇小说是
A.《母亲》
B.《艰难时世》
C.《萌芽》
D.《玛丽·巴顿》
15.被称为“俄罗斯民族戏剧之父”的作家是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别林斯基
C.奥斯特洛夫斯基
D.陀思妥耶夫斯基
16,长篇小说《红与黑》的故事背景是
A.王政复辟时期
B.拿破仑时代
C.七月王朝时期
D.第二帝国时期
17.莫泊桑创作的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著名小说是
A.《羊脂球》
B.《我的叔叔于勒》
C.《项链》
D.《西蒙的爸爸》
18.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
A.魏尔伦
B.左拉
C.王尔德
D.夏多布里昂
19.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作者是
A.欧·亨利
B.杰克·伦敦
C,西奥多·德莱塞
D,马克·吐温
20.《第二十二条军规》是
A.表现主义戏剧
B,象征主义诗歌
C.黑色幽默小说
D,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21.卡夫卡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
A.《美国》
B.《城堡》
C.《审判》
D.《变形记》
22.萨特“境遇剧”的代表作是
A.《禁闭》
B.《墙》
C.《恶心》
D.《存在与虚无》
23,《沙恭达罗》中的女主人公沙恭达罗是
A、净修女
B.牧羊女
C.宫廷女
D.仙女
24.《一千零一夜》中反映商人航海冒险生活的阿拉伯故事是
A.《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
B.《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C.《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
D.《阿拉丁和神灯》
25.“旅美派”的代表作家是
A.纪伯伦
B.塔哈·侯赛因
C.泰戈尔
D,普列姆昌德
26.阿拉伯作家马哈福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间是
A.1913年
B.1968年
C.1988年
D.1995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7.希腊神话中争抢金苹果的女神有
A.海伦
B.雅典娜
C.厄里斯
D.阿佛洛狄忒
E.赫拉
28,莎士比亚戏剧中出现的人物有
A.夏洛克
B.麦克白
C.哈姆莱特
D.考狄莉亚
E.奥赛罗
29.“湖畔派诗人”有
A.拜伦
B,雪莱
C.柯勒律治
D.骚塞
E,华兹华斯
30.狄更斯的长篇小说有
A.《匹克威克外传》
B.《艰难时世》
C.《名利场》
D.《呼啸山庄》
E.《双城记》
31.《约翰·克里斯朵夫》是
A.历史小说
B.长河小说
C.音乐小说
D.复调小说
E.哲理小说
32.《源氏物语》中塑造的主要贵族女性有
A.空蝉
B.浮舟
C.藤壶中宫
D.女三宫
E.六条御息所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3.埃斯库罗斯
埃斯库罗斯(前 525 一前 456)是古希腊悲剧作家,被誉为“悲剧之父”。他出生于古希腊的厄琉西斯的贵族之家。其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思想性极强,喜欢用三连剧形式创作,衔接严谨。代表作品有被称为《奥瑞斯提亚》三部曲的《阿伽门农》《奠酒人》和《复仇神》,还有《波斯人》《祈援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等。埃斯库罗斯对古希腊悲剧艺术的最大贡献是在表演中引入了第二个演员,改变了过去古希腊戏剧中只有一个演员和歌队共同演出的传统模式,还创造了舞台背景,使演员面具初步定型化。他的文风刚健雄奇,文字古朴瑰丽且形象化,表现力极强。
34. “三一律”
“三一律”亦称“三整一律”,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在 1554 年由意大利戏剧理论家钦提奥提出,后由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推行。“三一律”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其优点是能使剧情集中、紧凑,但也存在人物类型化、戏剧结构绝对化和程式化等弱点,18 世纪后被浪漫主义打破。
35. 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思想理念。其核心内容是“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托尔斯泰认为人们应该通过道德的自我完善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反对使用暴力来解决社会问题,倡导以爱和宽容去感化他人。这种思想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有深刻的体现,反映了他对俄国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人性、道德和宗教的思考。
36.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是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代表作。该剧讲述了两个流浪汉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在荒野中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但始终没有等到的故事。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和行为看似毫无逻辑,情节也没有明显的发展,充满了荒诞和虚无的色彩。这部剧反映了二战后西方社会人们精神上的空虚、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艺术价值。
37,驹子
驹子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雪国》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个生活在日本北方雪乡的艺伎,身世悲惨,但性格坚强、善良、热情。她对爱情有着执着的追求,爱上了来自东京的文人岛村。驹子的形象体现了日本传统女性的美,同时也反映了日本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和无奈。她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是川端康成笔下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之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8.简述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
• 以人为本: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将人置于中心地位,反对中世纪神学对人的轻视和压抑。认为人是有理性、有能力的个体,应该得到尊重和发展。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以人物为主题的作品,展现了人的美和力量。
• 肯定人性: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和欲望,反对神学对人性的束缚和压抑。认为人有追求幸福、快乐和爱情的权利,倡导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生活。薄伽丘的《十日谈》就描写了许多人性的欲望和追求。
• 推崇古典文化:人文主义者热衷于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从中汲取思想和艺术的营养,试图恢复古典文化的辉煌。他们认为古典文化中蕴含着人类的智慧和精神,对古典文化的推崇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繁荣。
• 倡导理性:提倡理性思考和科学精神,反对盲目信仰和迷信。鼓励人们通过学习和思考来认识世界,追求真理。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就是在人文主义倡导理性的背景下产生的。
• 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批判封建等级制度和教会的权威,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认为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和教会的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39. 简析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子”形象。
• 坚韧的意志: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子”具有极其坚韧的意志。他们在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危险甚至是死亡的威胁时,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例如《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在连续 84 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出海捕鱼,在与巨大的马林鱼和凶猛的鲨鱼搏斗过程中,尽管体力极度消耗、伤痕累累,但从未放弃,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
• 勇敢无畏:“硬汉子”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危险,毫不畏惧。他们敢于直面强大的敌人、恶劣的环境以及不可预测的命运。在《丧钟为谁而鸣》中,主人公罗伯特·乔丹深入敌后执行炸桥任务,尽管知道任务艰巨、危险重重,但他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
• 孤独与沉默:很多“硬汉子”形象都是孤独的,他们常常独自面对生活的困境,不轻易向他人倾诉自己的痛苦和困难。这种孤独使他们更加独立和坚强,但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寂寞和无奈。同时,他们大多沉默寡言,用行动而不是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体现出一种内敛的力量。
• 对尊严的执着追求:“硬汉子”们非常看重自己的尊严,将尊严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他们宁可死,也不愿失去尊严。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主人公哈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尊严,对过去的堕落和虚度光阴感到悔恨,渴望在死亡面前保持最后的尊严。
40,简述《旧约》的价值和影响。
• 宗教价值:
• 犹太教信仰的基石:《旧约》是犹太教的经典,对犹太教的教义、信仰体系和宗教仪式等方面有着详细的记载和阐述,是犹太教信仰的核心和基础,为犹太民族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使犹太民族在历经苦难和流离失所的过程中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民族身份和信仰。
• 基督教教义的重要来源:对于基督教来说,《旧约》是其圣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教的许多教义和思想都可以在《旧约》中找到根源。例如,上帝的创造、人类的堕落、救赎的预言等,这些内容为基督教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文学价值:
• 丰富的文学体裁:《旧约》包含了多种文学体裁,如神话、传说、史诗、诗歌、小说、预言、箴言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且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手法。例如,《创世记》中的创世神话、《出埃及记》中的史诗叙事、《约伯记》中的哲理探讨等,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勇敢的摩西、智慧的所罗门、善良的路得、忠诚的约伯等,这些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人性内涵和鲜明的个性特点,成为后世文学创作中人物塑造的典范。
• 历史价值:
• 反映古代中东历史:《旧约》中记载了大量古代中东地区的历史事件、社会风貌、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信息,为研究古代中东地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例如,《列王纪》《历代志》等篇章详细记载了以色列和犹大两个王国的历史,对于了解古代以色列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影响历史进程:《旧约》中的宗教思想和价值观对古代中东地区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犹太教的一神信仰、道德规范和律法制度等,对犹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周边地区的文化和宗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1,论述《浮士德》的思想意义。
• 对人类精神的探索:
• 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浮士德》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人类对知识、爱情、权力、美等不断追求的精神。浮士德一生不断探索,从钻研学问到追求爱情,再到从政、追求古典美,最后投身于改造大自然的事业中。这种永不停歇的追求精神,体现了人类对自身价值和意义的不断探索,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追求过程中的矛盾与挣扎:在追求的过程中,浮士德面临着各种矛盾和挣扎,如灵与肉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道德与欲望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和挣扎是人类在追求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通过浮士德的经历,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引发人们对自身精神追求的思考。
•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 对封建制度的批判:作品中描绘了封建宫廷的腐朽、黑暗和专制,以及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虚伪。浮士德在宫廷中为皇帝服务的经历,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道和对人民的剥削。这反映了当时德国社会封建制度的腐朽,以及人们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和反抗。
• 对资本主义初期社会问题的反思:《浮士德》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初期社会的种种问题,如金钱的腐蚀作用、人性的异化等。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特的交易,实际上是对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容易被金钱和欲望所诱惑的一种警示。同时,作品中也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孤独、冷漠和精神空虚,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扭曲。
• 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 人类的进步与救赎:浮士德最终在改造大自然的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他的灵魂也在天使的拯救下得以升入天堂。这表明人类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自身的进步和救赎。作品强调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42,论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外国文学史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05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1.A 2.B 3.C 4.C 5.D
6.B 7.A 8.C 9.B 10.D
11.A 12.A 13.B 14.D 15.C
16.A 17.A 18.C 19.D 20.C
21.B 22.A 23.A 24.C 25.A 26.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27.BDE
28.ABCDE
29.CDE
30.ABE
31.BC
32.A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3.(1)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1分)
(2)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等。(1分)
(3)悲剧反对暴政和侵略,充满了爱国思想和民主精神。(2分)
34.(1)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规则。(1分)
(2)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准超过一昼夜。(3分)
35.(1)揭露现存制度和现实生活中的虚伪、荒谬之处。(1分)
(2)宣扬“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博爱”。(3分)
36.(1)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的代表作。(1分)
(2)以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为主要内容,表现世界的荒诞和人生的痛苦。(3分)
37.(1)川端康成《雪国》中的女主人公。(1分)
(2)心地善良、不甘沉沦、追求理想但虚幻的爱。(3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8.(1)以人性反对神权,修正了神权至高无上的思想。(2分)
(2)提倡科学,反对蒙昧主义。(2分)
(3)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1分)
(4)主张统一,反对封建割据。(1分)
39.(1)海明威笔下的男性形象。(1分)
(2)坚韧勇敢,不惧怕苦难与折磨,表现出精神上绝不可以被击垮的崇高气概。(4分)
(3)代表人物是圣地亚哥。(1分)
40.(1)《旧约》既是希伯来民族的文献汇编和文学总集,也是犹太教的宗教经典,还是西方近代文化的两大书面源头之一。(3分)
(2)对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西方近代民族国家的语言统一及其规范化。(3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1.(1)浮士德“灵”与“肉”的矛盾是人类自身复杂性的体现。(3分)
(2)其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处于上升时期的欧洲资产阶级优秀知识分子形象的写照。(6分)
(3)浮士德的人生经历是对自文艺复兴以来至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历史的概括。(3分)
[评分说明]未结合作品内容具体阐述,可适当减分。
42.(1)把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心理变化和精神状态糅合在一起。(4分)
(2)用高度集中和概括的手法塑造了众多的典型性格。(4分)
(3)使用“人物再现法”,使《人间喜剧》形成一个艺术整体。(4分)
武汉轻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