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23
发布者: 创始人
浏览量:0次
1
主张把审美经验与生命体验联系起来的解释学美学家是
A.
施莱尔马赫
B.
狄尔泰
C.
海德格尔
D.
伽达默尔
标准答案 : B
2
审美活动中的象征现象主要体现了审美经验的
A.
直观性
B.
超越性
C.
功利性
D.
非功利性
标准答案 : B
3
中国古代美学中可归入表现说的是
A.
缘情说
B.
畅神说
C.
比德说
D.
比兴说
标准答案 : A
4
艺术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这体现出的艺术意象的特征是
A.
情感性
B.
虚拟性
C.
想象性
D.
感性
标准答案 : D
5
艺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是
A.
创作经验。
B.
灵感
C.
艺术品
D.
创作技巧
标准答案 : C
6
艺术品的核心是。
A.
艺术体裁。
B.
艺术语言
C.
艺术意象
D.
艺术题材产
标准答案 : C
7
构成艺术作品的色彩、线条、音符、词语等属于
A.
意境超验层
B.
意象世界层
C.
物质实在层
D.
形式符号层
标准答案 : D
8
创作主体孕育艺术意象的第一步是
A.
艺术敏感
B.
艺术形式
C.
艺术修养
D.
艺术技巧
标准答案 : A
9
下列关于审美与自由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
自由是进入审美的充分条件
B.
自由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
C.
审美是实现自由的唯一途径
D.
自由与审美无关
标准答案 : B
10
恩格斯说,他从巴尔扎克的小说中得到的社会历史知识,比从历史学家那里得到的还要多。这体现了艺术的
A.
审美功能
B.
娱乐功能
C.
认识功能
D.
道德教育功能
标准答案 : C
11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属于
A.
空间艺术
B.
时间艺术
C.
造型艺术
D.
综合艺术
标准答案 : B
12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劳动、阶级斗争和艺术活动等
B.
实践具有生成性
C.
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
D.
精神生产是最基础的实践活动
标准答案 : D
13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罪罪。”这充分彰显了审美活动的
A.
感性特征
B.
理性特征
C.
价值特征
D.
认识特征
标准答案 : C
14
提出美育具有熏、浸、刺、提四种力的美学家是
A.
王国维
B.
宗白华
C.
梁启超
D.
鲁迅
标准答案 : C
15
西方美育思想开端于
A.
古希腊
B.
中世纪
C.
古典主义时期
D.
启蒙时期
标准答案 : A
16
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这种看法
A.
是对美育内涵的科学理解
B.
准确看到了艺术在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C.
夸大了艺术在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D.
突出了美育的独立地位
标准答案 : C
17
儒家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进入
A.
和谐境界
B.
逍遥境界
C.
虚无境界
D.
宗教境界
标准答案 : A
18
下列属于美育功能的是
A.
开发智力
B.
化性起伪
C.
强健体魄
D.
启蒙思想
标准答案 : B
19
构成审美活动动力机制的主要因素有
A.
审美需要
B.
审美趣味
C.
审美理想
D.
审美态度
E.
审美距离
标准答案 : ABC
20
认为审美活动是性欲升华的一种基本途径的美学家是
A.
博克
B.
达尔文
C.
弗洛伊德
D.
荣格
标准答案 : C
21
“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这一命题的提出者是
A.
康德
B.
席勒
C.
卢梭
D.
马克思
标准答案 : B
22
划分审美形态的标准主要有
A.
普适性
B.
统摄性
C.
思想性
D.
历史性
E.
政治性
标准答案 : ABD
23
康德的审美游戏论涉及到的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A.
评价
B.
情感
C.
想象
D.
理智
E.
判断
标准答案 : CD
24
对于欣赏者来说,“作品只在与他的能力相应的程度上存在”,这说明
A.
审美对象是现成给予的
B.
审美对象是先于审美主体而存在的
C.
审美对象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前提
D.
审美对象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
标准答案 : D
25
黑格尔认为,艺术意识产生于
A.
惊异
B.
兴趣
C.
欲望
D.
实践
标准答案 : A
26
美育的主要特点有
A.
诉诸感性
B.
潜移默化
C.
无目的性
D.
诉诸理性
E.
能动性
标准答案 : ABE
27
美育与德育的区别在于
A.
美育侧重于人的情感角度,德育侧重于意志角度
B.
美育是动于心,德育则带有强制性
C.
美育对人的感化使人亲和,德育则提出严肃的道德规范
D.
美育是人格教育,德育是情感教育
E.
美育是艺术教育,德育是趣味教育
标准答案 : ABC
28
审美体验区别于一般生活体验的主要特点是
A.
整体性
B.
功利性
C.
目的性
D.
零散性
标准答案 : A
29
下列关于崇高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崇高是一种对立和冲突的审美体验
B.
崇高的价值载体首先是体现冲突与抗争的艺术作品
C.
崇高体现了伟大超越的人生境界
D.
崇高和悲剧具有相同属性
标准答案 : D
30
简述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
标准答案 : (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2)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精神活动,这决定了只能用哲学的而不是科学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3)美学涉及到人生在世的深层本源问题,只有靠哲学方法才能掌握。
31
简述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
标准答案 : (1)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价值,而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2)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精神价值,而是能帮助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人生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32
简述审美对象的开放性。
标准答案 : (1)所谓开放性是指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2)审美对象是在事物由实向虚的转化中生成的,这就使对象摆脱了现实的羁绊,从而具有了一定的空灵性和开放性。
33
简述审美经验超越性的主要体现。
标准答案 : (1)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2)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3)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
34
喜剧的形式特征是
A.
不和谐
B.
和谐
C.
紧张
D.
壮阔
标准答案 : A
35
认为悲剧产生于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的统一的美学家是
A.
亚里士多德
B.
黑格尔
C.
叔本华
D.
尼采
标准答案 : D
36
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标准答案 : (1)呈现阶段。审美主体从审美态度出发,通过感知使对象的特征在主体的意识中呈现出来。(2)构成阶段。审美主体通过想象与对象拉开一定的距离,并且形成关于对象的格式塔。(3)评价阶段。审美主体通过与对象的精神交流进行交感思考,并对对象的审美价值做出评价。
37
简述席勒美育思想的重要性。
标准答案 : (1)从哲学的高度解释了审美教育的独特目的,把审美教育的目的和审美活动的性质内在地统一起来。(2)揭示了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实现完满人性。(3)回答了走向完满人性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统一的根据。
38
论述审美形态的二重性。
标准答案 : (1)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指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2)审美形态的民族性体现在每个民族的审美形态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与其他民族大异其趣。(3)审美形态的世界性是指各民族的审美形态有许多相通之处。
39
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这一形象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
A.
荒诞
B.
优美
C.
丑
D.
中和
标准答案 : C
40
荒诞体现了人生的
A.
丰富性
B.
和谐性
C.
超越性
D.
虚无性
标准答案 : D
41
以下面这首诗为例,说明艺术意象的情感性。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标准答案 : (1)艺术意象的情感性形成于艺术家创作意象的过程中。(2)情感与“意”有密切联系,是艺术家创造意象的重要动力与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3)艺术意象中总是渗透着某种形态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42
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的美学家是
A.
荷迦兹
B.
博克
C.
哈奇生
D.
休谟
标准答案 : A
43
西方美学史上强调审美经验的超验性的是
A.
古希腊美学
B.
中世纪美学
C.
经验主义美学
D.
科学主义美学
标准答案 : B
44
主张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审美经验的美学家是
A.
桑塔亚那
B.
托马斯·门罗
C.
杜威
D.
苏珊·朗格
标准答案 : B
45
奥古斯丁的审美经验理论属于
A.
实验美学
B.
心理学美学
C.
科学美学
D.
神学美学
标准答案 : D
46
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主张
A.
智育与德育相统一
B.
教育与音乐相统一
C.
美育与体育相统一
D.
美育与德育相统一
标准答案 : D
47
下列艺术形式中最能体现我国明清时期美育思想的是
A.
小说
B.
散文
C.
音乐
D.
建筑
标准答案 : A
48
在审美经验的各个领域中,与道德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艺术
B.
社会
C.
自然
D.
科学
标准答案 : B
49
唯物主义美学认为
A.
美是主观的
B.
美是客观的
C.
美由美感决定
D.
美不是由美感决定
E.
美就是美感
标准答案 : BD
50
西方美育思想开端于
A.
古希腊罗马
B.
中世纪
C.
文艺复兴
D.
启蒙运动
标准答案 : A
51
简述审美趣味的特征。
标准答案 : (1)审美趣味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2)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其所面临的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因此,审美趣味又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52
审美经验的直观性表现为
A.
生动性
B.
具体性
C.
直接性
D.
抽象性
E.
间接性
标准答案 : ABC
53
苏珊·朗格主张
A.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B.
艺术符号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
C.
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是个人瞬间的情绪
D.
艺术符号表现的是人类的普遍情感
E.
艺术符号能展示人的“生命形式”
标准答案 : ABDE
54
先秦儒家美学典籍《乐记》主张,审美活动能实现
A.
天人关系的和谐
B.
人际关系的和谐
C.
政治关系的和谐
D.
宗教关系的和谐
E.
人神关系的和谐
标准答案 : AB
55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
A.
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
B.
第一次提出“审美教育”这一概念
C.
标志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
D.
系统论述了美育的性质、特征与社会作用
E.
提出了“净化说”
标准答案 : ABCD
56
简述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元性。
标准答案 : (1)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它的研究方法应当是多样的、综合的。 (2)美学研究具体的审美现象,审美现象是多样的复杂的。 (3)美学研究需要广泛吸收其它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方法。
57
简述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
标准答案 : (1)悲剧产生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 (2)悲剧冲突是历史的冲突和社会的冲突。
58
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关系的美学家是
A.
朱光潜
B.
蔡元培
C.
蒋孔阳
D.
宗白华
标准答案 : C
59
美学学科的诞生
A.
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为标志
B.
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标志
C.
以鲍姆嘉通的《美学》为标志
D.
以黑格尔的《美学》为标志
标准答案 : C
60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是
A.
从普遍出发寻找特殊
B.
从感性出发寻找理性
C.
从理性出发寻找感性
D.
从特殊出发寻找普遍
标准答案 : D
61
把审美情感归结为主客体之间的同构对应关系的美学流派是
A.
经验主义美学
B.
行为主义美学
C.
精神分析美学
D.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标准答案 : D
62
简述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标准答案 : 略
63
简述审美经验呈现阶段的主客体关系。
标准答案 : 略
64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美育思想。
标准答案 : 略
65
试论审美体验与一般生活体验的联系与区别。
标准答案 : 略
66
郑板桥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霜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
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
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请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艺术创造过程的理解。
标准答案 :
略
67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这说明审美活动
A.
没有直接的功利性
B.
具有直接的功利性
C.
没有间接的功利性
D.
具有强烈的功利性
标准答案 : A
68
马克思认为,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是
A.
形体的感觉
B.
线条的感觉
C.
色彩的感觉
D.
声音的感觉
标准答案 : C
69
在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中,处于基础层面的是
A.
感知
B.
想象
C.
情感
D.
理解
标准答案 : A
70
布洛认为,获得审美愉悦的前提是主体与对象
A.
融为一体
B.
保持距离
C.
相互对立
D.
互不相关
标准答案 : B
71
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是
A.
生物本能
B.
游戏冲动
C.
物质生产
D.
艺术活动
标准答案 : C
72
我国的史前绘画最早见于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时代
D.
铁器时代
标准答案 : B
73
“美的艺术”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
A.
古希腊
B.
古罗马
C.
中世纪
D.
近代
标准答案 : D
74
所有艺术品都包含
A.
情节
B.
人物
C.
意象
D.
象征
标准答案 : C
75
对审美对象进行归类与描述的是
A.
审美风格
B.
审美形态
C.
审美趣味
D.
审美理念
标准答案 : B
76
下列诗句中体现了崇高风格的是
A.
明月松间照
B.
细雨鱼儿出
C.
大江流日夜
D.
池塘生春草
标准答案 : C
77
提出灵感是一种迷狂现象的美学家是
A.
泰勒斯
B.
德谟克利特
C.
赫拉克利特
D.
柏拉图
标准答案 : D
78
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创造出来的意象是
A.
仿象
B.
兴象
C.
喻象
D.
抽象
标准答案 : A
79
能够唤起轻松愉悦的感受的审美形态是
A.
悲剧
B.
荒诞
C.
优美
D.
壮美
标准答案 : C
80
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是
A.
冲突、抗争与和解
B.
冲突、抗争与毁灭
C.
冲突、抗争与解放
D.
冲突、抗争与自由
标准答案 : B
81
艺术接受者重建的意象
A.
与创造者所创造的意象完全相同
B.
受艺术符号的暗示与导引
C.
可以完全脱离作品中的意象
D.
与艺术家创造的意象毫无关系
标准答案 : B
82
将艺术划分为象征型、古典型与浪漫型三种形态的美学家是
A.
黑格尔
B.
索绪尔
C.
贝尔
D.
笛卡尔
标准答案 : A
83
喜剧的情感载体是
A.
笑
B.
怒
C.
哀
D.
怨
标准答案 : A
84
丑不是一种
A.
人类学范畴
B.
社会学范畴
C.
美学范畴
D.
政治学范畴
标准答案 : D
85
我国先秦时期的美育思想一般蕴含于
A.
宗教思想
B.
乐教思想
C.
礼教思想
D.
政教思想
标准答案 : B
86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美育理想是
A.
和
B.
乐
C.
美
D.
礼
标准答案 : A
87
艺术欣赏能够帮助主体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这表明审美经验具有
A.
直观性
B.
非功利性
C.
情感性
D.
超越性
标准答案 : D
88
交感思考出现于审美经验的
A.
呈现阶段
B.
构成阶段
C.
评价阶段
D.
回味阶段
标准答案 : C
89
格式塔理论研究美学的角度是
A.
伦理学
B.
心理学
C.
艺术学
D.
哲学
标准答案 : B
90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A.
美和美的规律
B.
艺术
C.
审美活动
D.
审美经验
标准答案 : C
91
以下学说中,属于审美发生理论的有
A.
生物本能说
B.
性欲升华说
C.
劳动说
D.
符号说
E.
移情说
标准答案 : ABC
92
主体进行审美判断的总的原则和尺度是
A.
审美理想
B.
审美需要
C.
审美趣味
D.
审美态度
标准答案 : A
93
审美趣味的特点是
A.
无可争辩
B.
具有好坏之分
C.
没有明显的个性色彩
D.
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标准答案 : B
94
悲剧作为审美形态的特点主要有
A.
个体性
B.
社会性
C.
和谐性
D.
超越性
E.
肯定性与否定性的结合
标准答案 : BDE
95
审美需要是
A.
人所独有的生命需要
B.
一切生物共有的生命需要
C.
人所独有的生理需要
D.
一切生物共有的高级需要
标准答案 : A
96
认为审美对象是“灿烂的感性”的美学家是
A.
休谟
B.
哈奇生
C.
杜夫海纳
D.
狄尔泰
标准答案 : C
97
美育所培养的审美的人需要具备
A.
敏锐的审美能力
B.
良好的审美趣味
C.
健康的人生态度
D.
完善的心理结构
E.
丰富的个性魅力
标准答案 : ABCDE
98
在中国古代,黄色与王权相联系,这说明色彩的审美意义具有
A.
形象性
B.
具象性
C.
物质性
D.
象征性
标准答案 : D
99
认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美学家是
A.
康德
B.
歌德
C.
马克思
D.
恩格斯
标准答案 : C
100
对贺拉斯“寓教于乐"的原则理解正确的有
A.
德育与智育相统一
B.
美育与智育相统一
C.
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相统一
D.
美育与德育相统一
E.
直接教育人
标准答案 : CD
101
审美形态的历史性表现为
A.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演变
B.
与人们的审美理想无关
C.
能够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
D.
内涵是固定不变的
标准答案 : A
102
亚里土多德悲剧理论的艺术基础是
A.
古罗马悲剧
B.
古希腊悲剧
C.
古罗马史诗
D.
古希腊史诗
标准答案 : B
103
倡导“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有
A.
休谟
B.
哈奇生
C.
夏夫兹博里
D.
博克
E.
洛克
标准答案 : BC
104
简述美学的学科属性。
标准答案 :
(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有着明显
的差异。(3分)
(2)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哲学、艺术学、心理学等有着交叉和渗透关系。 (3分)
105
简述审美惊异产生的条件。
标准答案 :
(1)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的客观
条件。(2分)
(2)从主体方面说,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2分)
(3)从对象方面说,也必需具备某种独特之处,否则就不可能使人产生真正的 惊异。(2分)
106
简述卢卡契关于原始巫术与模仿艺术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
标准答案 :
(1)巫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对达到这一目的的实际过程进行逼真的
模仿,由此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审美范畴如情节、典型等;(3分)
(2)巫术对生活过程的模仿是在一种虚拟情境中进行的,由此奠定了艺术在人 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3分)
武汉轻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